2023台灣地區米其林公佈後,我最想花時間好好寫心得的,就是不負眾望地奪下米其林一星的殊榮、2022年七月底才開幕的INITA義大利餐廳,取名來自「Italy + Nippon + Taiwan」的三地融合混血。 這是自疫情後我在台北,感受到最震撼、最不落俗套的一場視覺、味覺跨文化「小劇場式」饗宴!

從小就是家中開心果的Kunihiro Hagimoto萩本郡大主廚(簡稱Kuni主廚)活潑親人愛搞笑,來自日本大阪人的他童年最愛看「吉本興業(Yoshimoto)」搞笑劇,上學和同學一起模仿段子梗是他最開心的事。 他刻意在臺北的INITA重現日式搞笑劇場的歡樂,「我強烈希望客人離開時,都能開心微笑!」
但在這頓晚餐,除了被段子逗樂,已經超越好吃與否的層面,而是感受到滿滿的熱情和愛。 料理如其人,因為Kuni主廚和他擔任餐廳總經理的太太Joyce,就是真誠有愛的開心小夫妻。

Kuni主廚勝出的關鍵在於「文化面」下苦功,說一個個美味又有溫度的故事。
他擁有超過20年的義大利料理資歷,先前曾在波隆那、普利亞、安科納、拿坡里,以及米蘭等城市工作8年。
不像大部分幾週實習的號稱國外遊歷,Kuni主廚在義大利8年間扎紮實實是領薪水正職員工,一路克服文化和語言差異往上爬,能說流利義大利語和英文。

從波隆納擁有三隻紅蝦、米其林一星肯定的Trattoria da Amerigo開始、與名廚 Moreno Cederoni和Federico Zanasi在Clandestino Susci Bar一起共事、在宣揚義大利美食文化、高檔超市Eataly米蘭旗艦店 Smeraldo海鮮餐廳擔任主廚… 在移居台北前,他在米蘭米其林一星餐廳Ristorante Tokuyoshi德吉洋二主廚的餐廳擔任副主廚! 德吉主廚就是「以食物傳遞情感」聞名的義大利鬼才Massimo Bottura曾經多年重要的日籍副手!

他真心懂何謂義大利料理,再加上日本背景、和在台灣生活經驗,INITA從裝潢、餐酒都緊扣著這三地的文化融合。 味蕾直覺上,我認為吃的是美味的義大利料理,但不時隱隱約約的似東似西、忽東忽西,邏輯清楚不困惑! 一段段花費心思精巧安排的搞笑段子,幽默中充滿著想像力,美味中充滿著愛!
我感受到的邏輯清晰來自Kuni主廚「站在客人的角度思考料理」。 現在餐飲潮流流行仔細說菜,但資訊過多反而讓客人疲累。 他希望食客能開心用餐,所以透過料理說「簡單好懂」、「有意思的故事」的方式,帶著食客想像與享受他營造的意境。 食物不再只能填飽肚子,它能傳遞回憶與情緒,有更高的含義。
Kuni的跨文化融合料理

圖片來自Instagram: TB Foodie
以他的招牌「酸豆鮪魚美乃滋/生牛肉韃靼/銅鑼燒」舉例,起源於旅居義大利時,和喜歡日本文化的當地朋友聚會,他常做銅鑼燒煎餅夾義大利Gelato霜淇淋當點心請大家吃。 在台北靈光乍現,何不將義大利北部皮埃蒙特知名冷前菜「Vitello Tonnato小牛肉片佐酸豆鮪魚奶醬」,小牛肉片以生牛韃靼形式取代,夾進鬆軟的銅鑼燒裡,竟然意外地美味。

再如每晚他親自在食客面前,現場從生麵團開始擀麵製作的「阿嬤怕你餓義大利麵」,Kuni主廚眼神開始露出光芒地說,從日本到義大利,任職的每個意式餐廳他都要負責手桿做麵包,而在波隆納知名的Trattoria da Amerigo則負責手桿做麵。 他想到日本料理也有嚴肅的職人制面文化,但在義大利,奶奶做麵都是邊聊天邊笑、開心地做。

他就把兩國制面文化融合成他Kuni獨特的風格:先嚴肅綁上日式頭巾,認真的以義大利式風格雙臂來回使勁將麵團空氣擠出。

最後再加上他自創的日式搞笑風格,將麵條拉開,探出頭說 Ta-da!! 同樣創造與義大利奶奶製麵時的歡樂時光。

圖片來自Instagram: TB Foodie
在義大利有小段時間失業借住朋友家,不好意思吃太多,朋友的奶奶總會關心他肚子餓嗎? 要不要做義大利肉醬麵給他吃? 奶奶端出的麵背後代表的情感,他在台北同樣也想傳遞給他的客人,只要客人肚子沒飽都可以續麵,因為這是曾經義大利奶奶對孫子好友的關愛,是Kuni主廚在異鄉溫暖的回憶。

圖上:他做菜時想著義大利美好的回憶, 「阿嬤怕你餓」
義大利八年深刻文化體驗
我請教,一開始如何克服異地生活不易?
Kuni主廚意外地開心回答,在義大利所有的困難就像新奇的冒險,他感官大開地、什麼都想嘗試,即使遇到挫折也興奮! 非常享受地盡情活著!
「我是下班聽義大利歌曲自學義大利文的!」
2009剛到義大利時,是在波隆納知名的Trattoria da Amerigo工作。 當老闆Alberto主廚知道Kuni下班聽歌學義大利文,開始每天替他挑70-80年代老派經典歌曲,Kuni認真練習兩三天后就唱給老闆聽,老闆還會很得意和客人炫耀有位日本員工很會唱義大利文歌曲、請Kuni現場表演! 有天開始指派歌手Luca Carboni的唱片曲目,從第一首指定到最後一首。 當他全學完時,在餐廳客滿的一天,老闆神秘地要他休假回家換裝,並交給他一個信封,打開一看,居然是當晚 Luca Carboni演唱會第一排票!
◆◆◆
想做好跨文化融合料理,只去海外幾週實習是不夠的,一定要有深刻的文化體驗與語言學習。 自己在異鄉咀嚼過的淚水、汗水,最後都會化成美好呈現在餐盤上。
結語
若有人說INITA只是家搞笑餐廳,那絕對是小看他們。 我甚至認為,一星只是他 們摘星之旅的開始,前程無量!

圖上:臺北餐飲業到處缺工嚴重,在Kuni主廚的帶領下,不含他和太太Joyce,只聘請4名員工,共6人就完美撐起這每晚招待約12-16個座位且充滿細節的Fine Dining餐廳。 完美執行又搞笑的背後,是清晰邏輯下的高效能管理。
